这两年中美在空军领域的较量越来越白热化,尤其是六代机的开发,直接把两国空战思路的裂痕拉得老大。3月21日,美国空军正式公布波音拿下NGAD项目合同,推出F-47这款六代战斗机,计划2028年首飞。
这消息一出,本来该是美军扬眉吐气的时刻,结果大家眼睛都盯上了那对鸭翼。前置鸭翼布局,这玩意儿在五代机时代就被当成隐身杀手,现在美军自己上头了,难怪网上炸锅,说这标志着中美空战体系彻底分道扬镳,美军好像钻进了技术死胡同。
先说说F-47这事儿。NGAD全称Next Generation Air Dominance,翻译成下一代空中优势平台,本来是美军为了接棒F-22和F-35的杀手锏。
从2022到2025财年,美国国会已经砸了82亿美元进去,2025到2029年还打算再投200亿。波音中标后,空军参谋长戴维·阿尔文在9月22日的空军协会会议上更新进度,说第一架F-47已经在制造中,目标是大幅提升作战半径,至少比现有战机多25%。
展开剩余83%听起来牛,但鸭翼一亮相,就露馅了。公开概念图显示,这机子前部一对小翼向前伸,典型鸭翼配置。美军解释是为了优化气动控制和高攻角机动,但这在隐身圈子里是老大难。
鸭翼这东西,本质上是前置小翼,用来辅助升力和操纵。好处是能改善低速机动和起飞性能,尤其对重型机有帮助。但坏处呢?雷达反射面。鸭翼容易从正面和侧面散射信号,增加RCS雷达截面。
传统隐身设计都避开它,像F-22和F-35全靠无尾三角翼和锯齿边缘来压低信号。早年JSF项目时,洛马公司也试过鸭翼方案,但因为长度限制和隐身顾虑,直接砍了。结果F-47上场,就这么干了。
网上分析说,这可能是变循环发动机XA-100或XA-101推力没跟上,机身大型化后需要额外升力补丁。推重比算下来,50吨级机身两台20吨推力发动机勉强够用,但要超机动就得靠鸭翼帮忙。这不就暴露了美军发动机技术卡壳吗?
反观中国这边,六代机开发走得风生水起。成都的J-36已经在2024年底首飞,公开照片显示是无尾飞翼布局,三发发动机,机身超长,估计最大起飞重量50吨以上。
另一个沈阳的J-50或类似型号,也在测试中,吨位40吨级。两款并行,覆盖重型和中型需求。J-36的亮点是超远程打击,结合PL-15和PL-17导弹,射程400到500公里,甚至有传闻PL-21破千公里。中国空军不光飞机牛,体系也全:卫星数据链、反隐身雷达、地面导弹网。
9月23日,福建航母用电磁弹射成功发射J-35隐身舰载机和预警机,证明海军空战也跟上了。这套路跟美军完全不一样,美军还想着单机狗斗,中国早转向网络化拒止。
这就说到空战体系的分裂了。美军传统是空中优势,强调制空权,从二战到海湾战争,全靠F-15、F-16的机动和航炮近战。NGAD继承这套,F-47鸭翼就是为高机动设计的,空军标准里明摆着要“更好超级机动性”。
但现实呢?现代空战早不是狗斗时代了。导弹射程拉长,视距外作战占主流。美军F-22顶多200公里PL-15级别,中国PL-17直接翻倍。战场上,战机更像导弹卡车,靠数据链和电子战定胜负。
鸭翼在这种环境下,纯属多余,还添乱RCS。澳大利亚空军2011年那份62页报告,早证明鸭翼对隐身影响可控,通过边缘对齐和吸波涂层,就能压到忽略不计。中国歼-20就是活例子。歼-20的鸭翼当年被喷惨了。2011年1月11日首飞,正赶上盖茨访华,美媒一口
咬定鸭翼毁隐身,比F-22差远了。结果呢?澳大利亚专家迈克尔·佩洛西和卡洛·科普用物理光学模拟,九个射频波段测试,结论是气动布局没问题,低可探测基础稳。
2019年成都所论文更细:鸭翼边缘平行主翼投影,减少峰值;后缘切角削弱尖点散射;翼尖吸波结构选材对低高频优化;对缝涂高频吸收层。综合下来,RCS贡献小到能忽略。
歼-20展弦比2.2,低于F-22的2.4,为超巡优化,但重型机起飞重37吨,鸭翼加边条翼补升力。发动机从AL-31F到WS-10,再到WS-15,现在超巡稳了。美媒那句“鸭翼最好装敌机上”纯属黑,J-20服役十几年,实战演习证明隐身不虚。
F-47鸭翼上身,就打脸了。美军为啥不学?一是技术限,变循环发动机虽2020年演示飞了,但推力数据保密,估计没超预期。二是 doctrine 老化。美军还信机动杀手,中国早转A2/AD反介入。解放军空军战略是“进攻性防御”,长程先发制人,结合东风导弹和S-400,层层拒止。
美军想突防,得先过导弹海。报告显示,中国空军场分散化硬化快于美军,关岛、日本基地易遭饱和打击。无人机也分路,美军CCA忠诚僚机跟F-47配队,中国直接上翼龙、彩虹系列,成本低数量多。
这分裂不是一天形成的。美军NGAD从2016启动,X-planes风险减低,DARPA和波音洛马合作。但2025年中标波音,洛马出局,内部竞争白热。海军F/A-XX还悬着,波音和诺格竞标。
预算压力大,空军想两款六代机难,国会批钱紧巴巴。中国呢?国家统筹,成都沈阳并进,J-36无尾设计纯隐身优先,RCS估计比F-35低。无鸭翼烦恼,直接飞翼加V尾,机动靠矢量推力和AI控制。
美军死胡同在哪儿?一是路径依赖。F-47大型化是趋势,作战半径要盖印太,但鸭翼补机动,等于承认发动机弱。通用和普惠XA系列虽变循环,高速省油,但低速推力或有短板。
二是忽略体系。中国六代机不孤立,配量子雷达、激光武器、 高超音速导弹。全域融合,卫星链路实时共享。美军还靠Link-16,中国北斗+天链,覆盖全球。报告说,美军战机起飞窗窄。中国分散机场,导弹护航,生存强。
再说隐身这块。鸭翼影响不是零。共识是正面RCS升,但侧面可控。J-20模拟显示,鸭翼贡献小,因为角度对齐,反射不回主瓣。F-47如果优化好,或许行。
但为啥不直接无尾?可能是控制技术缺陷,无尾高机动难,美军飞控软件跟不上。中国J-36无尾,靠分布式推进和AI稳。美军X-planes飞了,但规模化慢。
总的,美军F-47鸭翼是冰山一角,暴露空战观滞后。机动时代过,体系时代来。中国领跑拒止,美军追赶空中霸权,两路分明。未来十年,谁笑到最后,看谁先醒悟。
发布于:河南省- 上一篇:巴西中国-里约友好日庆祝活动在里约热内卢举行
- 下一篇:没有了
